手機:13851939838
電話:025-85360513
分號:15050563988
13675138788
聯系人:陳女士郵箱:ky10088@163.com
客服QQ:2226975720
419527112
金華新聞網5月20日消息(報道組 王瑩 吳蓮)昨天早上7時30分,蘭溪市中醫院醫療廢棄物收集員章乾源穿戴好防護用具,推著專用的“小黃車”去門診和病區收集醫療廢棄物。上午10時,章乾源將這些醫療廢棄物分門別類、貼好標簽,再進行消毒和記錄。“每一步都不能馬虎,每一步都有電子眼看著。”章乾源說。
為有效預防和控制醫療廢物污染,蘭溪構建醫療廢物鏈條式處置模式,源頭收集分類化、中端運儲規范化、末端處置無害化,并實行全過程監管,做到無漏監督,10年來醫廢處置衛生安全零事故。
按照醫廢產生地點,蘭溪將醫廢分為感染性廢物、損傷性廢物、病理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五類收集。醫廢產生以后立刻由相應科室的操作人員進行早期收集,分門別類放入對應顏色的專配醫用垃圾桶、醫用包裝袋和利器盒。醫用垃圾桶、醫用包裝袋和利器盒由醫療機構統一發放、統一管理,強化醫廢源頭管控。
為強化中端運儲“規范化”,蘭溪實行三個“專”,即專間、專車、專人。蘭溪所有醫院都設置了醫療廢物暫存間,暫存間遠離醫療區、飲食區、人員活動區,內部使用防水防漏防蟲材料,配備消毒、清洗、防護等相關設施設備,實現“專間專用”。目前,蘭溪40個醫療機構均完成醫廢暫存間的改造提升,裝備水平全省領先。為防止運輸過程的泄漏、污染,蘭溪使用專業的防滲漏、防遺撒、無銳利邊角、易于裝卸和清潔的醫廢運輸車,并設置固定的運輸路線,“專車專用”,實現醫廢的安全轉運。同時,各醫療機構均配備醫療廢物專職管理人員,統一接受醫廢處置培訓,并配置專業的防護用具,防止病原傳染,負責醫廢運儲過程中的交接工作,記錄醫廢的種類、來源、重量或數量、時間、去向等,“專人專用”,有據可循。
蘭溪按照規定由具備相應資質的機構來處置醫廢,統一從醫療場所內運出并集中處理。40家醫療單位均與具備資質的金華市萊逸園環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簽訂醫療廢物收集和處置合同,由該公司上門收集,并進行無害化處置,年處置醫療廢物450余噸。
蘭溪還運用數據化監管手段,“電子眼”全線監控,共設置電子監控58處,覆蓋率100%,各醫療單位的醫廢暫存間、重點產生科室(部門)和固定運輸路線均實現在線實時監控。同時,完善從市屬醫療機構到鄉鎮衛生院(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再到村衛生室的“縣鎮村”三級衛生聯動管理機制,確保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覆蓋監管。衛生監督、環境監察部門則定期開展醫療廢物處置專項整治和專項督查,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的行為立即立案查處,2016年共開展專項整治4次,專項督查3次,立案21起,有效確保醫廢衛生安全零事故。